扎根闽西老区20年,坚持水保科研与扶贫相结合,为“长汀经验”贡献科技力量—— 陈志彪:用科学守护那片山林

校友简介:

陈志彪,九三学社社员,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获得者。

1984年、1989年分别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气象专业(本科)和土壤学专业(硕士)。长期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生态恢复与重建、资源与环境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过1项国家支撑计划课题和1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它各类课题近20项;制定2项地方标准;曾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国家土地局土地利用成果奖三奖及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等各类奖项;出版3部专著(科学出版社)和发表百余篇学术论文。

陈志彪荣获“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图为陈志彪作个人事迹报告。

长期以来,陈志彪习惯了冒着酷热,头顶草帽,穿梭在林间、地头做野外调研。

今年春,有个地方让陈志彪格外惦记。

“受疫情影响,学生们回不了校,科研讨论被限制在线上,实验室分析做不了,更没法去那儿实地调研……”陈志彪很着急,盼着疫情解除,赶紧再去一趟那个他20年来去了几百次的地方——闽西长汀。

不是居住地,也不是老家,到底啥地方总要去?

2001年,革命老区长汀,河田镇。水土流失,山体沟壑纵横,老乡贫苦不堪。眼前的画面刺激了陈志彪,更激活了他的刻骨记忆。从此,长汀成了他的“心尖尖”。不在乎烈日,不在乎暑假,从福州乘坐十多个小时的汽车,跨越五百多公里。目的只有一个:去长汀野外调研,治理水土,修复生态,为老乡攻克贫困堡垒!

18年后,在第六个国家扶贫日(2019年10月17日)到来之刻,脱贫攻坚战也已到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举行。陈志彪,因坚守而收获:闽西的山沟沟穿上了绿衣裳,老乡鼓起了荷包袋,他光荣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

于他,荣誉不是休止符。“虽然一些地方水土流失得到了控制,但刚恢复的生态还比较脆弱,我的工作还要继续。”

“母校情结”为长汀治理经历写下伏笔

长汀,地处闽赣边陲要冲的福建西部山区,世界客家首府,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历史纪念地。走在长汀,多见千山竞秀、群峦叠嶂,人文与自然融合。很难想象,这里曾与严重的水土流失反复抗争。

“不闻虫声,不见鼠迹,不投栖息的飞鸟,只有凄惨静寂永伴着被毁灭的山灵。”“头顶大日头,脚踩砂孤头,三餐番薯头。”几首民谣,将时针拨回上世纪40年代。那时的长汀人民,饱受水土流失的苦难。“山光、水浊、田瘦、人穷”,便是以长汀河田为中心的水土流失区生态恶化、生活贫困的真实写照,河田还赢了个不光彩的“之最”——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为这,当地的水土流失治理没停过,可效果不尽人意,反反复复,几起几落。

转机来自2001年。福建省委省政府把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治理按下“快进键”。而那年,陈志彪恰在做博士学位论文。他去长汀调研,诧于眼前的“水土流失如此惨烈,堪比黄土高原!”他说,“曲周和米脂的经历再次在我脑中回荡,毅然决定以长汀作为研究区,进行生态恢复与重建方面的研究,去完成我的博士论文。”

对陈志彪而言,曲周和米脂的经历,可以算得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留给他的“母校情结”:

“春天白茫茫,夏季水汪汪,只听楼声响,不见粮归仓。”历史上的曲周曾旱、涝、碱、咸,粮棉产量低而农民生活贫困。以石元春、辛德惠为首的原北京农业大学盐碱土改良研究组,上世纪70年代进驻河北曲周县张庄村建起“治碱实验站”。约10年后,年轻的陈志彪正着手北京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他随气象系林家栋老师来到曲周实验站。一边饱尝着苦涩的盐碱水,一边进行着盐碱地水分观测与水分运动规律研究。“吃不饱、拉肚子,农民的衣裳补了又补”加深了他的曲周记忆。

又过了几年,陈志彪成了北京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这次的调研地,是黄土高原的陕西米脂县,严重的水土流失、农民的贫困,让陈志彪锁定下科研史的重要开端——关注水土保持与农村贫困问题。

如此,“母校情结”给陈志彪世纪之交的“长汀决定”写下伏笔。

曲周、米脂,无不是以科学促进生态治理,长汀何尝不行?陈志彪做了个首创:在长汀竖起了水土保持与科研结亲的第一块牌子“长汀县水土保持博士生工作站” ,又与同省的宁化县共建“亚热带紫色土侵蚀退化区生态恢复野外观测研究站”。

长汀的山间、地头,崩岗上、沟谷边,开始多了他与团队的身影。高温、湿热、奔波,草帽、挎包、平底鞋。为了对水土进行细致研究,他们一个点一个点跑,一片叶一片叶观察。大量的一手数据,为科研打下坚实基础,更为水土治理寻找着攻破口。

十多年下来,陈志彪付出了,也慢慢收获。他荣获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多个重磅奖项,带领的团队更在科研上取得累累硕果。“后来,我们单位的许多老师和研究生以长汀为研究区,开展科学研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说到这,陈志彪很骄傲。

长汀的水土流失治理,已成我国水土流失治理的一面旗帜,陈志彪为“长汀经验”提供了科技内核,已是公认。

从学习到工作,40年来,陈志彪坚守农业科研和实践。

这份因母校缘起的对“农”的执著、关注,他总结为“学一行,干一行,爱一行”。简单九字,与他一样,表面似无华,实则光芒无限。

水土流失与发展农户经济结合,生态扶贫“巧算账”

又逢夏天,阳光很足。

陈志彪走进农户家的庭院,直奔作物。一根藤蔓很抢眼,“不错啊!一根藤上连着结9个果。”看着自己的种养方案在农户家变成现实,陈志彪心里很舒坦。

治理水土流失与发展农户经济相结合的精准扶贫模式,是陈志彪与团队为水土流失地农民设计的解决方案。

当初,面对闽西尤其是长汀的水土流失,陈志彪苦思原因、寻找方案。从做博士学位论文,到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年里,平均每个月陈志彪至少跑一趟闽西。而其中的七八年,陈志彪饱受肌无力的困扰,眼睛的重影让野外工作困难重重,崎岖不平的山路上,稍不慎就跌倒……要形成一种成熟的治理模式,必须通过多次实践、对比分析,再进行理论上的总结、提升,这样一下来,又五六年进去了。

再苦,脚步没停。走过的路总有足印。

慢慢,陈志彪调研发现,“这里的水土流失是‘烧’出来的!农民买不起肥料,就铲草皮烧草木灰;没钱买煤,就砍树烧当燃料,形成恶性循环。这,不就是问题的关键吗?”

如此,找到了问题的命门。可如何让农户支持治理,如何处理好长远的“生态账”和农户短期收益的关系,实为不易。

根据农户实际情况,陈志彪与团队想出诸多良策。比如“草牧沼果模式”,让农民种植草,顺便搞养殖,用动物粪便生产沼气,沼渣和沼液给果树施肥,改良贫瘠土壤。“草变成钱”加“种草保水土”,一箭双雕,农民拥护了,效果大大优于单纯为改善水土而种草。

为让更多贫困户参与到水土治理、改变生活面貌,陈志彪想到了“示范效应”。发展示范户,一人带多人。

曾经,农户李宝敏承包的本是水土流失很严重的地。2013年,陈志彪与团队为李宝敏“量身定制”脱贫方案,为承包地分区域设计不同的种养方案:山坡上挖大穴、下足基肥,种植樱花、枫香等;山坡平缓地带,规划鸡、鸭、牛等养殖;山坡下设计百香果种植区,既护坡固土,又增加短期收入,还能形成美丽的廊道;低洼处挖鱼塘,形成立体、循环、生态的经营……示范户李宝敏腰包鼓了,乐开了花,其他村民也行动起来,都尝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甜滋味儿。

如今,陈志彪每逢走在村里,总有村民笑呵呵迎上来。他们原来经历过“四周山岭,尽是一片红色,闪耀着可怕的血光”,可现在“火焰山成了花果山”、“白鹭又飞回来”,当地老乡从愁苦到喜悦的变迁,陈志彪能明显感受到。

生态扶贫,陈志彪已很在行。“综合施治,多策并举。有了政府引领,还得群众响应,更要科研助力!”

农大学生要能在平凡中坚持,一步一个脚印

“自己的事业与国家的战略需求得以紧密结合。”陈志彪认为自己很幸运,“我亲身参与了福建省生态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也亲历并见证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福建省较早即进行生态建设实践与理论探讨,为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国家战略提供了“福建案例”。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都列入基本国策。这些,他恰都参与其中。

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后,作为“水土保持和脱贫攻坚的科技先锋”,陈志彪的事迹被广泛传颂。

其所在的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开展“榜样的力量之陈志彪荣获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主题学习活动,播放“榜样的力量”主题片。活动后,学生们感慨不已,“扶贫路就是新时代的长征路,陈教授争当扶贫先锋,延续着长征精神。”“今后定会以陈教授为榜样,不断创新,不断进步,运用专业知识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

“我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没有达到榜样的高度。”陈志彪对自身成就表现得淡泊,“20年来,我所走过的科研之路,就是成果‘累积效应’的体现。”

当代学农的大学生,相较前辈,挑战更多,机遇也更多。

陈志彪认为,做一件平凡的事情,农大的学生应选择坚持,一步一个脚印,终将迎来收获的果实。同时,要懂得“团结协作是奠定自身发展的基础”,以诚待人,才能得到同事与协作者的认可。如此,才可能为自己的成长创造更好的平台、更多的机遇,更有能力迎接未来。

如今,陈志彪和学生们依旧忙着研究水土流失治理新模式。

他们有个很美的梦:用科学守护片片山林,让更多地方焕发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