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俊:精心编织“绿地毯” 铺就牧民锦绣路

张英俊,在退化草原植被恢复、草地管理和利用、紫花苜蓿和羊草标准化生产技术等方面成果突出,2015年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及农业部“全国农业杰出人才”称号,2017年入选第三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持 973 课题、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发表论文190余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主编著作6部;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制定行业标准6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大北农科技奖等。

提起内蒙古,人们总会第一时间联想到绵延无际的草原、蒙古包、骏马、牛羊,唐诗中曾经形容“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千年过后,草原界的“门面担当”——内蒙古大草原早已不复昔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劲道,也不复“风拂葱茏现牛羊”的萋萋,近百年来正经历着严峻的退化、沙化和盐碱化,而这只是我国草原生态退化的一个地域缩影:随着滥开垦、滥放牧、滥砍伐、滥开采、滥灌溉的现象屡禁不止,那些水草丰美的草原早已千疮百孔,“风吹草低见牛羊”现象已逐渐消失成为“传说”。

作为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草原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60%,主要分布在生态脆弱地区,是阻止荒漠蔓延的天然屏障,也是数千万牧民赖以生存的家园和收入来源。可以想象,若草原湮灭,漫天风沙、烈日干涸将会成为常见的“风景”,牧民在“失地”的同时也会失去“饭碗”。为了让牧民重新拥有美丽的草原、美丽的家,真正实现脱贫致富不返贫,保护好国家生态屏障,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我校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张英俊始终心系牧民,带领团队扎根广袤草原,从呼伦贝尔大草原西至宁夏山区、青海、新疆与青藏高原,致力用科学恢复草场,托起牧民的幸福生活。

草退沙进,愁坏了放牧人

“令我感触最深的是牧民望向我们时殷切期望的眼神。每次在呼伦贝尔草场做补播实验,牧场主都对我们热烈欢迎并默默站在后面看着我们工作。牧场主常常同我们讲,草场退化让他发愁的很,面对沙化真的已经没有任何办法了,也不知道未来生计何去何从。想到草原的日渐贫瘠、牧民的难处和他们对我们科研工作者的信任,我就会告诉自己,一定要让草原绿起来,不能对不起牧民的期待。”谈起草原、谈起牧民,总是能勾起张英俊最柔软的情感和最坚定的决心。

一直以来,人们将太多的寄托与希冀赋予草原。当对农作物有需求时,纷纷选择在草原上垦荒种田,使得土地肥力不可逆式下降而被撂荒;当向往大草原美景时,纷纷开发旅游项目,在草原上任意驰骋,使得草被破坏变成沙地;当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肉、奶、蛋等动物源食物的需求愈发旺盛时,纷纷强调草原的生产功能而忽视草原的生态功能,不断增加牲畜进行掠夺式放牧,使得牧草刚刚生长出来就被吃掉,产草能力下降、优良牧草减少、人畜草关系持续失衡恶性循环……种种原因下,草原上能被风吹动飘舞的草不多了: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的畜牧法执法检查中发现,长期以来人们对草原的生态功能关注不够,重草原资源开发轻生态环境保护,许多地区的草原植被遭到破坏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根据当时农委了解掌握的情况,全国有90%的可利用草原已经出现退化,中度以上明显退化面积达23亿亩,草原水土流失面积近2亿亩。

悠悠牧民心,萋萋草原情。中国草原面积近40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牧民90%的收入来自草原,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70%生活在草原地区,草原对国家、对人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越来越少的草原能承担的畜牧功能越来越弱,也让牧民的收入越来越微薄,越深入调研,张英俊越意识到通过科技保护草原生态资源、走绿色发展道路、还牧民生存家园、加快促进各民族共同富裕迫在眉睫。

潜心琢磨,只为“草畜平衡,牧民致富”

“草畜平衡,牧民致富”是张英俊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带领团队的口号。为了这一目标,他与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以下简称“体系”)科研工作者一起将根深扎大草原,积极帮扶服务区域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推动草原生态产业提质增效,在有效解决“人草畜”矛盾、草原生态问题,实现草原资源利用最大化的路上脚步不停歇。

与牧民一同躬身大草原基于生产实际搞研究是张英俊坚持的做法。“好地不种草”“牧草还用种?”“牧草可替代”“种草不如种粮”……牧草体系成立之初,张英俊等牧草科技工作者经常面临大家对牧草产业的误解,摆在他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让人们认可牧草研究的意义价值。于是,张英俊与体系全体人员对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和研究,逐渐诠释了这些“牧草之惑”,并提出诸多纲领性建议,为我国牧草产业大发展扫清了障碍,促进了体系飞速建设发展,也使得国家对优质饲草也越来越重视。2011年,体系提出的牧草产业布局和重点任务在农业部印发的《全国节粮型畜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得到全面认可和采纳;2012年,国家在13个省、自治区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粮改饲”,在往后每年一号文件都固定提到,对于缓解国内优质饲草供应短缺、促进草食畜牧业提质增效起到了显著推动作用,也有利于土地培肥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体系倡导的优质饲草保障高效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产业之理”得到国家政策的充分支持。

在追求“草畜平衡,牧民致富”的路上,张英俊与团队在全国广袤的草原上不停奔波,看到了很多令人揪心的问题、发现了很多值得钻研的研究点,他们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希望通过技术创新促进区域发展,以脱贫攻坚实效助力乡村振兴。看到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大草原天然植被退化严重,张英俊带领团队扎根呼伦贝尔大草原近十年,开展补播紫花苜蓿提高退化草地生产力的技术研发,并在呼伦贝尔特泥河第九生产队及陈巴尔虎旗的退化天然草地上进行免耕补播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的集成示范,有效提高了草地生产力和牧草品质;看到宁夏山区以种粮为主的农业生产模式效益下降、农民收入降低,脱贫攻坚面临巨大的挑战,张英俊带领团队多次赴宁夏固原开展实地调研,经过“专家论证,企业支持,学生驻扎”等形式,与宁夏农林科学院联合开展“固原山区梯田人工草地的建植及肉牛放牧”技术研究,在固原山区梯田上建立鸭茅、高羊茅和无芒雀麦与苜蓿混播的人工草地,利用草食家畜作为高效的“生物割草机”和“生物转化器”的特点进行放牧利用,将采食到的牧草转化成绿色、优质的畜产品;看到我国近4亿公顷草原中90%以上已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张英俊及团队在数十个不同地域特点的草原上深入调研、试验,以解决人草畜矛盾为出发点,从草地管理、饲草料生产加工、家畜饲养、牧民生活等方面提出十项技术,并因地制宜不断改进完善,以实用技术推进了“粮改饲”项目和“草牧业”发展模式。

牧草体系是一个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的有机整体,破题发展就需要打破“坛坛罐罐”,就要搞大学科,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这是张英俊在多个学术会议上反复强调的观点。立足这一观点,许多项目的落地为牧民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好处,推动实现国产牧草的机械化就是其中看得见的一项。2009年张英俊在宁夏南部山区调研苜蓿生产时,从与企业和老百姓交流中发现苜蓿收获是大问题,当地主要利用的收割苜蓿方式会使苜蓿干草送到干草收获企业时降低收益,牧民深受“机械之苦”,收割机问题不解决牧民就无法致富。这也是宁夏南部、甘肃东南、陕北等黄土高原区收获千万余亩紫花苜蓿面临的共同问题。签订体系“十二五”任务书当天,张英俊就和我校工学院教授王德成奔赴河北,与牧草机械生产企业共同研究生产适于黄土高原区的小型苜蓿收获压扁机,历经3年的制图、制机、测试、调试、修改再测试,终于得到适用于高原地区的集增收与省力于一体的小型压扁机。这件事也让宁夏的农牧局和牧民彻底相信了张英俊团队是来干实事儿的,在小型苜蓿收获压扁机现场会上更有牧民的孩子双眼含泪的表达感谢:“我家有30多亩苜蓿,以前和他爸爸两个人割需要近一个月,而且还可能受伤,能拿到的钱也不多,爸爸也因为过度劳累身体不好。现在半天就能全部割完,不仅能卖到好价钱,也能让我爸爸得到更多休息。太谢谢了!”2015年压扁机作为农业部展览馆十大展品进行展示。河北机械厂告知,如今,研发出来的小型苜蓿机械压扁机已进入12个省市的机械补贴目录,农牧民可以自由选购。

“常到草原的张英俊老师很熟悉草原,也总能敏感的发现草原的神奇现象,想着破解其中的机理实现草的高产。比如我们去张家口草原调研时发现长蘑菇的地方,草会特别高、特别深、特别绿,我们称之为‘蘑菇圈’现象,现在我们团队就想把天然形成的蘑菇圈有助于草生长的机理搞清楚然后应用到生产实际。张老师团队的所有研究都是这样接地气,没有纯理论的研究,全是基于生产实际去解决遇到的问题。”谈起张英俊老师,他的学生满是敬佩。

荒山变“金山”,又现“风吹草低见牛羊”

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和观念逐渐发生转变,2019年内蒙古草原植被平均盖度44%,比2010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荒山又变“金山”,“风吹草低见牛羊”正慢慢重现在人们眼前,牧民更加坚定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

目光聚焦到内蒙古呼伦贝尔和宁夏固原两个试验点。在呼伦贝尔,张英俊团队利用免耕补播技术开展了九项技术的集成、研发与示范,通过“草畜平衡+牧民致富”技术的帮扶,已使呼伦贝尔农垦集团补播的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顺利出苗,人工草地已经收获了高产优质的牧草,实现了合理控制牧畜数量、提高家畜生产性能的目标。2019年,仅特泥河第九生产队育肥并出售羔羊就达160头,各类型草地共收获草捆380余捆,真正做到了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让草牧业基层从业人员富起来!在宁夏固原,张英俊团队历时两年总结出适用于宁夏南部山区人工草地建植与利用的技术模式,得出了固原山区梯田的最优混播组合。试验区300亩地生产的优质牧草以及畜产品,一年直接增收约20万元,不仅大大减少了劳动力、降低农业生产对机械的依赖程度,也解决了当地传统农业面临的困难,实现了山区人民的脱贫致富,让宁夏固原的荒山梯田变成了万亩金山!

像这样的例子在全国4亿公顷草原上还有许多许多,丰硕的成果就是有力的证明和牧民脱贫致富的强大支撑:在过去十年里,张英俊带领体系出版了系列丛书33部、发表了1407篇学术论文、申请和授权了192项专利、获省部级各类39项奖项;还筛选出各地适合种植的牧草品种65个,培育出牧草新品种或品系26个,研发出技术46套,完成38项牧草生产技术规范和标准草稿,在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牧草体系“一盘棋”,要让脱贫牧民不返贫

2010年,张英俊被农业部正式聘任为牧草体系首席科学家,他更感责任使命重大,必须下好牧草生产和技术研究的全国一盘棋,绝不能辜负农业专家、机械专家、经济专家等对牧草产业的“疯狂”热爱以及全国各界对牧草“无微不至”的关怀。张英俊以行动代替说教,以创新推动牧草体系,带领体系在政策、技术、文化建设和宣传上取得了一项项成绩,也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了科技成果向农村地区、偏远山区、少数民族牧区转移转化,为走稳脱贫攻坚之路、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力量。

决胜脱贫攻坚战后,要啃的下一个“硬骨头”就是防止牧民返贫。张英俊认为,如果牧区科技产业没有支撑保障,牧民就不懂利用科技带动自身进步,牧区生态文明、生产生活就无法良性循环,返贫的机率会非常的大,因此牧区科技发展绝对是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之一。为防止牧民返贫,张英俊带领团队在潜心做精、做深、做细科研之余,不仅呼吁各方继续加强对牧草科技领域的关心支持以及投入,还构建了“扶贫与扶智”创富增收的创新模式,坚持开展“草堂行”系列牧民培训活动,如在呼伦贝尔农垦学院举行“呼伦贝尔草牧业发展技术培训会”为基层草牧业从业者进行技术培训,并定期赴各试验站所在地对牧民进行技术服务,通过入村培训、冬季大培训、田间学校、科技长廊等方式培训牧民。

“我们的研究成果现在推广应用的草原面积与全国草原面积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懂科技的现代牧民数量也太少太少了。经年累月的草原退化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全恢复的,‘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仍然不多见,在给牧民建设致富牧场、生态农场的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要多的事情还有太多太多……”面向未来,张英俊坚定又充满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