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雄奎:机械化打开果园新面貌,智能装配与技术提升梨品质

何雄奎,中共党员,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农业农村部农药减量施药技术专家组与农业机械创新专家组专家。

河北威县与河南宁陵县是我国梨的主产区之一,具有数百年悠久的梨树种植历史。发展至今,已经形成威县10万亩、宁陵22万多亩的种植规模,其中有数百年的老果园、也有新建的标准果园,果农种植面积小的3-5亩,也有上100亩的种植大户。受到威县和宁陵县人民政府的邀请,何雄奎带领团队成员入户走访座谈,深入调研,积极建言献策,以省力高效现代机械化作业为主推模式,依托相关公司和农民合作社,带动贫困群众建设优质梨果基地,发展致富产业。

实地入户调查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以及入户调查,何雄奎团队发现威县和宁陵县的梨产业梨产业已具备规模化生产条件,具备资源优势与主导产业优势。但梨户分散、种植大户少、面积规模大小不一、机械化水平整理偏低、植保等关键作业机械落后。果农对果园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有迫切需求,但产区内农机服务组织具有的果园机械种类不全、果园作业服务组织队伍建设不够。

因地制宜施策

针对果园的实际问题,何雄奎团队因地制宜,制定了多项技术扶贫措施,采用无人机授粉和机械疏花疏果,可以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改变传统的雨淋式施药方式,研发应用标准化、现代化、智能化精准施药方式,可有效识别靶标及靶标间空隙,减少农药用量,提升果品品质。应用智能太阳能诱虫灯,同时基于物联网技术与果园实际应用场景,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将杀虫灯组件的状态数据上传云端,用户可实时手机端APP查看系统运行状态,且具有害虫分辨、杀虫计数、虫害区域定位、辅助农情监测等功能。

对于水果采摘、修枝及套袋等果园诸多高处作业难题,何雄奎与果园机械企业合作研发应用自动套袋机与多功能果园作业平台。一台自动套袋机一天可套袋15000-20000个,是人工作业的5-8倍。小型果园可采用电动多功能果园采摘平台,使用及维修方便、价格低廉;丘陵山地果园应采用履带式多功能果园采摘平台,其转弯半径小,通过性好;地势平坦的果园应采用轮式多功能果园采摘平台,其功率输出效率高,功耗小。

科技精准扶贫

根据制定的技术措施,何雄奎团队在威县和宁陵展开了大量细致有效的科技推广工作。

一是针对小型老式果园,特殊研制了轻简化仿形变量喷雾植保装备,改变目前以机动喷枪为主要装备的落后施药机具情况,提高了专业化植保作业水平。针对老式果园作业空间有限,冠层特征不均一的特点,推广小型机械疏花和手持式授粉机具,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针对大型标准化果园,推广能够实现对靶喷雾的新型高工效精准施药装备以及机械式柔性整体疏花机、轮式多功能作业平台。系统提升机械化管理水平,提高优质果产量,进一步提质增效。

二是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无人机授粉技术,作业效率高,授粉效果好,为梨的保产保收做出了重要贡献。结合地面植保装备防治效果好、航空植保应急防控能力强的优势,建立了空地结合的立体植保防控体系,制定了以化学防治和杀虫灯、黄绿板、迷向丝等绿色防治手段为一体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三是应用多光谱近地遥感与作物表型智能探测技术,监测梨树病虫害情况、梨树长势、评估产量,为精准防控病虫害、智能化疏花疏果以及果品控制提供大量详实的数据。

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机械化、智能化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已逐步成为第一生产力,何雄奎教授和他的团队一直不断致力于推进农业机械化与智能作业,走向基层,把智能技术和机械带给广大农民,解决农民实际生产需要,提升农产品产量与质量,增加经济收益,切实改善农民生活,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