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脱贫攻坚一线的草业人系列报道—— 王显国:六年专注延长科尔沁沙地畜牧产业链

本网讯 由于几十年来不当的农牧工矿活动,致使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主体部分土地严重沙化,我国最大的沙地——科尔沁沙地由此形成。然而这里又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草牧业生产基地,区域内有我国集中连片地块面积最大、配套灌溉设施最完备、机械化程度最高的苜蓿生产基地,如何能够化劣势为优势,将科尔沁沙地的畜牧产业链不断延长,为农牧民增收提供更多保障和基础呢?来自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副教授王显国和他的团队已经在这片土地上钻研了6年。

苜蓿,被称为“牧草之王”,因其产量高、草质优良,且是多年生牧草可以越冬,因此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种植和培育,是各种畜禽均喜食的优良牧草。“从2014年我们中国农大主持承担了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科尔沁沙地苜蓿高效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始,科尔沁沙地就成了我的第二个家。”王显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截至目前,其团队在通辽市和赤峰阿鲁科尔沁旗陆续开展了70多个单项试验,针对科尔沁沙地中苜蓿生产存在的越冬管理、水肥管理、保护播种等技术难题,构建了科尔沁沙地苜蓿高效种植关键技术体系,为科尔沁苜蓿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全面系统的科技支撑。

2017年7月,央视新闻联播《风从草原来:守望相助七十载壮美亮丽内蒙古》中报道王显国团队事迹(左二为王显国)

2017年的越冬季,当地牧民种植了9万多亩的苜蓿,但由于冬灌不足,加之当年冬季比较暖,很多苜蓿在越冬的时候根系都干死了,然而由于经验不足,这一情况并未被当地农牧民及时注意到。王显国团队考察调研时及时发现了这一问题,立刻请当地的畜牧局通知到每一个牧户,让他们尽早翻地,最大程度减少损失。“我们试验的目的,就是让苜蓿牧草长得更多、更好,这样养得牛羊就多了,出肉率、肉质就提高了,发展牛羊肉精深加工业也就有了更好的基础和保障,畜牧业产业链也就延长了。”王显国说,他与团队追求的是产学研之间的紧密合作,面对广大贫困地区,作为一线科研工作者,确实有一种“时不我待”的使命感。

为了更好地对科尔沁沙地苜蓿产业发展提供服务支撑,王显国还带领团队在科学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大力进行技术宣传与示范工作,通过参加由阿鲁科尔沁旗畜牧局、草业协会、草业办组织的针对本区域企业苜蓿生产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达15次以上,累计培训技术人员超过1000人次。

科研人员的使命感,最终化为了企业和农牧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截至2018年该项目结题,苜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苜蓿末次刈割技术、苜蓿冬季补灌技术等苜蓿种植管理技术在项目合作企业的累计推广应用面积30万亩以上,建设示范性基地共计1.36万亩。

未来,这片曾经黄土漫天的科尔沁沙地,还被寄予了发展集约农业的厚望。以往,一亩草地得到的干草不会超过20斤;通过集约化水肥的投入,可产生800~1000公斤的干草。阿鲁科尔沁旗田丰牧草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海军积极响应旗委、旗政府人工种草的号召,于2014年成立合作社,合作社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选用优质高产的苜蓿草种子,使得自家生产的苜蓿草品质越来越高,不过3年,他就基本收回了前期的投入资金,接着,收入便开始打着滚儿增长。现在,通过专业机构检验得出的数据,合作社生产的苜蓿草品质高于进口苜蓿草,产品销往京津冀、长三角,甚至韩国。“去年,我们有6000吨苜蓿颗粒卖到了韩国,这是我们的牧草品质得到国际认可的最佳说明。”张海军语气中透着自豪。“在改良后土地上种出来的牧草,效益相当好,每亩纯收入根据管理水平不同可达500-800元,销路上总体来说很不错,主要客户就是全国各地的奶牛场。”王显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