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海坤:推广化控新技术,服务棉农促生产

本网讯 为推动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推广棉花化控栽培新技术,解决棉花生产实际问题。疫情期间,化控团队成员全力做到疫情防控与助农增收两不误,通过电话、微信和实地调研等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解决棉花田间生产问题。由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化控中心齐海坤博士与实验室数名研究生组成的调研小组,在完成各自试验前提下,前往河北河间、邯郸、肥乡、成安、曲周、临西,山东滨州、无棣、德州试验点进行科技服务,以棉花化控新技术,助推棉花高效生产。

技术服务一:棉花精准塑型

棉花具有无限生长习性,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可进行不断的纵向生长和横向生长,以扩展其营养体,延续现蕾、开花、结铃。在生产实践中,通过选育品种和栽培等措施,调控棉花生长,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其中,化学调控起了关键性作用。今年棉花播种后,化控中心齐海坤博士先后到河北、山东各个试验点开展试验,又到各个植棉大户和合作社了解当地化控情况。通过交流发现,目前多数棉农对棉花精准化控还不是很了解。一次在山东调研时,农喜合作社棉农就提出什么时期化控、缩节胺用量多少的问题。介于此,齐海坤把试验中得到的结果和当地植棉大户交流。

6月中下旬,内地棉花正值蕾期,要特别注重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棉花长势是判断缩节胺用量的重要指标,让大家掌握棉花长势强弱至关重要,此阶段化控技术也非常关键,当我们的学生告诉当地农民要通过日生长量、长势、干旱等指标指导操作时,大家几乎听不懂,也难以操作,于是齐海坤又精心总结了简单易懂的一段文字,让棉农们更好地判断棉花化控情况。

“1、上部叶色灰暗,下部叶色淡黄,中午叶片萎蔫,顶心深陷呈疙瘩,大蕾围顶心为营养生长弱,无需化控;2、主茎生长点幼叶和幼蕾大小:幼蕾明显大于幼叶,表示受旱,长势弱,无需化控;3、当子叶发黄,开始脱落,则表示受旱,无需化控;4、红茎比:以月底为标准,几月底红百分之几十为标准,如6月底红60%、7月底红70%,大于此标准为受旱,无需化控;5、如遇干旱应及时浇灌,防止棉蕾脱落,浇灌时间最好选择早晚时间,避开中午;6、如小地块没有灌溉条件,可适当喷叶面肥,建议3天一喷,喷施4-5次;7、通过看主茎节间长度是否超过我们的4个手指并在一起的高度作为指标,当超过时要及时化控,尤其灌溉浇地后,温度较高,防止旺长,要特别注意。”七句话囊括了判断棉花化控情况的精髓,也让棉农们牢记于心、指导生产。

初步统计今年中国农业大学化控团队为服务内地植棉精准化控,在滨州试验点提供近2000余亩缩节胺,推进其精准塑型技术。

技术服务二:棉花化学封顶

棉花需进行打顶,内地棉区仍然以人工打顶方式为主,但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逐步增加,人工打顶费用较高,不利于提高植棉比较效益。化控团队推广的化学封顶技术可完美解决上述问题,通过技术服务,对内地棉区棉花产业发展起到较大带动作用,解决当地老百姓植棉困难。

其中植棉大户李宗成就是今年帮扶对象的一个典型案例。李宗成家住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太平庄村,今年植棉180亩,7月中旬正值黄河流域棉区打顶时间,每年这个时候,李宗成为了棉花打顶忙碌得不可开交。今年易是如此,看着满地茎秆细弱高过半截腰的棉花,李宗成更是愁上心头。据李宗成介绍,今年受疫情影响,雇工难且价格高,如果180亩棉花全由人工打顶,每人每天80元,每天可打2.5亩地,单棉花打顶这一项工作就要花费约5800元。此外,棉农依据“时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时”的打顶原则,需要在7月中旬到8月初前完成所有打顶工作,若不能做到及时打顶,后期生长无效花蕾,会严重影响棉花产量。

面对这种情况,李宗成向中国农业大学化控团队田晓莉教授寻求解决方案,接到老师的消息后,化控团队数名研究生先后5次前往李宗成棉田开展调研,7月13日,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化控中心博士齐海坤等调研小组第一次前往李宗成棉田了解棉花长势情况。通过调查发现,棉田里品种不一,土壤肥力不均,棉株高度长势一致性较差,株高范围60-100 cm,部分棉田前期化控不当,主茎节间超过4指宽(5cm),成铃数0-3个,果枝台数9-14台、白花上节位6-10台。根据这些数据情况,我们和李宗成就其关心的棉花打顶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制定其棉田打顶方案。方案制定后,试验室田晓莉教授联系合作课题,免费向李宗成提供了3种打顶剂,并详细介绍了化学封顶技术(喷施时间和剂量)以及注意事项。后期团队学生多次到田间跟踪药后效果,遇到强降雨后,及时安排二次控长等措施。在对棉农李宗成后续反馈交流中,化控团队了解到棉田化学封顶后,棉花长势良好,株型以及成铃情况效果较为理想,省时省工省力,给李宗成解决了大问题,愁上心头变成了喜上眉梢。李宗成的话语间充满了对化控调研小组提供帮助的感激。

近年化控团队在内地开展小区试验取得较好效果,今年化控小分队继续推进服务,在内地河北、山东先后推广化学封顶示范田1000余亩,推动棉花机械化发展。

技术服务三:棉花脱叶催熟

化学脱叶催熟是实现棉花机收的核心配套技术,是机采棉顺利实施的前提,也是提高采净率的关键。9月8-28日,团队研究生通过到各个地块测量植株冠层结构、田间测产及统计棉花吐絮率等,并根据当地机械措施,给出两套具体指导方案:

方案一:用机车打药,采用吊喷,需要均匀喷雾,打透,叶片全部着药,叶片不着药,无法脱落。具体用量:每亩地120-150 g欣噻利,兑水40-60 kg,长势强,贪青晚熟的选择大剂量,早熟,棵小的采用小剂量。(欣噻利一壶900 g兑水400公斤+100 ml省伴助剂,打6-8亩地)。

方案二:无人机用药。原则上两次喷雾,正常温度时,第一遍无人机一架次每亩地60-70 g欣噻利。每架次加一瓶100 ml省伴助剂(一壶900 g欣噻利打13-15亩地)。间隔7天左右打第二遍,根据天气预报每亩用量60-80 g(正常气候60 g/亩,低温多雨90 g/亩)。15 L以下容量无人机每架次兑一瓶100 g省拌助剂,超过15L容量无人机,每架次加两瓶省拌助剂。

为了更好地让当地棉农应用该项技术,齐海坤博士根据地区划分建了2个微信群,指导大家打药,并提醒打药注意事项,同时方便棉农之间相互交流学习。

9月26日,跟踪服务调查,河北早熟棉田用药后9 d,棉花吐絮率和脱叶率达到90%,李宗成经理60亩田块棉田一次花产量高达220 kg/亩,初步估计今年棉花平均最终产量可达275 kg/亩。

初步统计今年中国农业大学化控团队,为服务内地植棉精准化控,在河北邯郸、山东滨州试验点和示范点提供近4000余亩脱叶催熟剂,推进其脱叶催熟技术。

近年来,中国农业大学化控团队一直致力于棉花化控技术,对棉花精准塑型、化学打顶和后期脱叶催熟进行多年试验攻关,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并取得理想的效果。团队研究生们在不同棉区开展试验的同时,利用自己的所学所知,发挥专业优势,坚持采取边科研边调研,边推广边服务的方式,走在田间地头第一线,把田野当课堂,把论文写在土地上。从解决农户实际生产问题出发,以点带面,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号召,倾心助力脱贫攻坚。他们通过技术服务,确保了后期棉花稳产、高产、早熟,把植棉风险降到最低,同时也以各个示范点作为样板田,以点带面,辐射植棉区周边棉花产业,以期实现棉花轻简化种植,节本增效,促进农业发展。

这支团队的成员说:“棉花化控新技术在全国推广应用,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明确提出,我国需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正所谓‘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我们作为农学人应该学农爱农,知农兴农,不断向前辈学习,始终牢记‘解民生之多艰’的使命,为‘三农’事业添砖加瓦,彰显新一代青年担当。”


测量株高              展示理想株

测量冠层结构                    调查取样

当地农户对脱叶催熟效果认可                  春播期间田间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