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少春:新农村发展见证人

本网讯 自2018年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广西扶绥县教授工作站成立以来,工学院马少春团队把将扶绥县建设成甘蔗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作为团队的工作目标,大力推进扶绥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进程。

教授工作站的建立

蔗糖产业是扶绥县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主要途径。中国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广西扶绥县教授工作站的建立,是合作探索“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创新之路,对有效化解甘蔗生产机械化难题,加快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中国农业大学扶绥教授工作站成立

多年来,马少春团队走访了多家制糖业相关部门和企业,深入了解甘蔗生产全过程现有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走访生产第一线的农民,深入到群众中,与他们进行深入交谈,广泛收集农民在甘蔗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

最初的甘蔗收割机由于根切器离地高度太高,导致在收割过程中甘蔗的损失太大,大大影响了农民的收入。虽然可以大大降低农民们的劳动强度,但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农民排斥使用甘蔗收割机这一“庞然大物”。

针对这些棘手的问题,马少春团队不断改进甘蔗收获机械装置的结构,并深入到田间地头对改进后的装置进行田间试验,团队成员不怕苦不怕累,在南方高温酷暑的条件下,一呆就是一天,团队成员多次中暑就医。就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团队成员没有一丝怨言,始终以解决问题、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一次一次的改进、试验,甘蔗收获机械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农民最为关心的收获损失也大大减少。

马少春老师和学生在进行田间试验

参与全区“双高”基地建设

中国农业大学马少春团队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参加扶绥县扶贫攻坚工作,通过扶贫教育、教育扶贫、智力扶贫、科技扶贫,指导当地甘蔗机械化收割进程,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经济发展服务,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广西稳步推进500万亩“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目前“双高”糖料蔗基地累计完成土地整治422.16万亩,水利化建设完成283万亩,基本完成500万亩“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任务。为形成利益共同体,调动制糖企业参与双高基地建设的积极性,扶绥县辖蔗区内共有3家制糖企业参与实施“双高”基地建设,按照双高技术有关标准进行操作,全部采用机械化种植、采用深耕深松、开行统一1.2米行距或宽窄行等,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当前正在有序的加快推进中。顺应政策的实施,马少春团队深入了解甘蔗机械化收割的各个进程,团队内部进行有效科学的分工,从各个方面攻克甘蔗机械化收割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有效提高甘蔗机械化收割的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多年来,马少春团队深入基层,了解甘蔗种植收割处理过程,向蔗民了解甘蔗收割机中面临的问题,走访参观收割机生产企业,实践结合理论,切实改善甘蔗收割条件,为“双高”糖料蔗基地的建设提供了硬件设备的支持。与此同时,积极向农民介绍机械化收割的专业知识,提高农民的专业知识水平,使农民自己有了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

马少春老师在“双高”基地建设现场

CCTV《中国农村改革40年》栏目组走进扶绥渠芦合作社

中国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是广西扶绥县教授工作站的领导和管理单位,负责工作站实施过程中学校资源的协调工作。中央电视台栏目组进行采访,走进扶绥渠芦合作社,通过了解发现,渠芦在农村改革40年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渠芦合作社的建立,使得当地村民经济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也得到改善,受益良多。在马少春老师及团队的帮助下,甘蔗收获机械化的相关工作逐步展开,帮助扶绥县突破甘蔗收获机械化技术和推广瓶颈。

CCTV采访渠芦合作社

工学院接待崇左农机系统代表团

崇左农机系统代表团曾来我校交流学习,我院领导和老师热情接待,并探讨广西甘蔗机械化和扶绥教授工作站事宜。扶绥县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面临两大难题,一是研究基础薄弱、技术储备不足,二是人才资源匮乏。甘蔗基地提供科研条件和田间试验场所,教授工作站选派博士和硕士研究生驻站工作,共同开展科研和技术试验,通过合作研究和技术培训等方式开展社会服务,从而加快扶绥县甘蔗生产机械化,尤其是甘蔗收获机械化进程。这次双方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促进了互相之间的合作共赢。

接见崇左农机系统代表团

带领本科生暑期社会实践

为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把书本知识下沉到田间地头。马少春老师指导三名本科生参加2018年7月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在烈日骄阳下,老师和学生们不顾炎热的天气,走访贫困家庭,了解当地居民的真实生活情况。

在考察过程中,他们发现当地没有多少企业,农民以种植甘蔗为生,青壮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只留下老人和小孩进行田间劳动。甘蔗收获的劳动强度较大,积劳成疾的老人们早已不堪重负,每到甘蔗收获的季节,总有农民因不胜劳力,住进了医院,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在与当地基层干部沟通过程中,了解现在农村主要的问题是由于劳动力的短缺,造成了土地没人愿意种,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的凋零。他们对性能较好的甘蔗收割机表现出急切的渴望,只有用机械代替人工,才是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聊到这儿,马老师和学生们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国发展农业机械的根本在于培养一批对农业机械具有深厚兴趣的人才,待遇低、环境差是导致农机人才流失严重的原因之一,还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当代大学生不了解农村,对农村存在传统的刻板印象。老师们多带领学生走进农村,了解农村,才会发现农村有着一群多么可爱的人。只有理解农民的真实需求,利用学生们的知识才学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培养一批愿意扎根农村的科技人才,才能实现我国农村科技振兴,全面实现我国小康社会的目标。

带领本科生暑期社会实践

为甘蔗联合收割机驾驶员进行培训

经多年来的推广应用,目前扶绥县甘蔗生产耕、种、管、收等农机化程度快速提高。随着机械化收获水平的提高,甘蔗收割机保有量也连年上升。但机手和农户在甘蔗收割机的维护和保养上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收割机的作业效率和使用寿命,并且间接的影响了糖厂的正常生产和农民的收益。

以往,在收割机的维护保养中存在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机手只重视收获质量和收获相率而忽视收割机的保养;其二是我国的甘蔗机械化收获推广较晚,没有成熟的甘蔗收割机保养方案,机手们直接使用其他机械的维护方法往往不能满足甘蔗收割机的保养要求,因此导致了收割机运行状况不佳。在马少春副教授看来,产生这一问题根本原因是科研工作者的工作没有和生产一线工作人员良好结合。为此,马老师动员教授工作站师生深入生产第一线,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优势,针对甘蔗收割机的维护问题进行了多次调研和组会讨论,调查了常用的机型和田间情况,并结合扶绥当地的种植模式,制定了一整套方案。2018年11月马老师作为扶绥县甘蔗联合收割机驾驶员第五期培训班主讲教师,为机手和农户进行收割机维护保养培训。培训期间,马老师对所有机手提出的问题都进行了悉心的讲解,重点强调甘蔗具有收获时间集中的特点,并对此制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并结合当地的气候和农艺特点列举实例,使整个课程变得更加形象生动。通过这堂培训课,纠正了很多机手不重视收割机维护保养的刻板观念,使机手明白了做好使用前的保养工作可以有效地节省时间,保障收割机的正常、高效运行。

进行任何科研工作或者任何形式的培训活动之前马老师都会与甘蔗种植农户进行交流并亲自走进田间地头了解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做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马老师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践行尖端科学为民所学,先进设备为民所研,创新方法为民所用的科研精神。

马少春老师为甘蔗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展开培训

致力于科技创新,服务于广大蔗农

经过多次对当地蔗农进行走访调研,并深入田间地头观察收割机的收获过程,马少春老师发现现有的收割机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含杂率过高的问题。因此,马老师带领学生制作试验台进行室内试验,从而探究导致含杂率过高的根本原因。通过试验研究可以发现,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排杂风机的结构不合理,导致气流流动过程中存在诸多涡流,从而影响蔗叶的排出。通过查阅大量资料以及观看多种类型的农业机械作业过程,马老师的博士研究生邢浩男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叶轮横置式的排杂风机。通过田间试验表明,该新型风机能够有效降低含杂率。在观看完收获过程之后,当地蔗农们纷纷拍手称赞,一位种了十多年甘蔗的大哥说道:“这种风机真是太好了,这下不用担心糖厂因为杂质压低甘蔗价格了”。

柯文理硕士在进行排杂风机的室内试验 新型风机在田间工作

除了含杂率之外,甘蔗根茬的高破头率也是一个难题。通过研究茎秆作物的切割理论发现,有支撑切割的效果要好于无支撑切割。因此,基于有支撑切割理论,马少春老师和王风磊博士提出了一种同轴反转式根切器,该新型切割器能够将甘蔗的收割方式由“砍”式变为“剪”式,从而有效减少甘蔗根茬的破损情况。经过一系列室内试验之后,设计出新型根切器集成于甘蔗收割机,田间试验表明破头率明显降低。因为甘蔗属于宿根作物,甘蔗根茬的破损情况严重影响来年产量。通过降低破头率,可以显著提高甘蔗来年产量,从而增加蔗农收入。蔗农们对于新型根切器的切割效果比较满意,从他们脸上浮现出的笑容可以看到他们对于明年的甘蔗亩产量充满了希冀。

王风磊博士在田间为切割实验准备试验材料及其所制作的室内切割试验台

新型切割器集成至甘蔗收割机以及切割结束后的状态

试验结束后走在甘蔗田间,风吹的蔗叶沙沙作响,像是在唱歌,像是在倾诉;雨点从空中洒落下来,像是热泪盈眶,像是感激涕零。虽然现在的工作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我们深知这仅仅是一小步,以后帮助蔗农脱贫致富的道路依然很长,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将其丈量完毕。我们要遵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将自己的所知所学、所思所想全部奉献于广大的人民群众,为帮助扶绥县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奉献自己全部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