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前恒:奔走在扶贫研究路上的教授

15年来,他一直致力于贫困削减方面的研究,他和他的团队调查了大约全国22个省120多个县400多个村庄,其中团队成员许多是教授、博士、硕士。他们在贫困削减工作中坚持扶贫评估和福祉研究相结合的工作。他就是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前恒。

与导师深入乡土,从此开始扶贫研究之路

2003年,陈前恒的导师张晓山教授和印度克拉拉邦发展研究中心合作了一个“中印农村社会保护比较研究”项目,主要关注农村弱势群体、贫困人群的社会保护问题。2005年,项目开始做社会调查,当时还是博士研究生的陈前恒第一次跟随导师踏入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的红岘村。

2005年,陈前恒与红岘村小朋友在一起合影

陈前恒还记得,在踏入村庄时扑面冲进他感官的印象就是“干旱”。那些村落周边的少量植被,即使在盛夏也依然枝叶干瘪,表面上似乎总沾着一层永远也抹不掉的土灰色。这个村庄有着黄土高坡上村落的风貌,如同在所有的山区一样,水最浪费不得。由于当年没有开通自来水,祖祖辈辈生活在红岘的村民们吃水用水都是靠“老天爷”施舍。

但这种施舍从来都是吝啬的,陈前恒打小在江苏的水乡长大,红岘村缺水干旱的样貌给他的印象尤为深刻。在几十年前,陈前恒的家乡同样没有自来水,但他们在自家院落里打个井,土地向下挖个七八米,水就够一家人用了。但在2005年的红岘村,这方法在多数情况下行不通。陈前恒说,那时候和自己同行的师姐师妹们连头都不敢洗,平时早晚洗漱用的水,要最终汇集到一个盆里供老乡们浇菜地。

当年红岘村90%以上的房子都是土坯房。这些土坯房屋顶的共同特点是屋脊都偏向一侧,形成了单面坡,是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从屋顶上降落的雨水,流到院子里,然后院子里的这些雨水再进入他们当时的水窖里,成为了村民们的生活用水,而在他的老家江苏苏北,1995年的时候已经全面消除了土坯房。

即使这里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红岘村村民的淳朴让陈前恒感到心中暖暖的。那时他驻村调研住在村民家里,村民怕山沟里挑来的水不干净,怕他喝坏肚子,就到村里的小卖部买了两瓶啤酒回来给他喝。这里白天为用水发愁,到了晚上还要绞尽脑汁在黑暗中争取一丝光亮……红岘村的种种在陈前恒看来是一个中国上万个贫困村的缩影,也正是这一年,让陈前恒与这个村庄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启了研究贫困削减之路。

连续跟踪调查15年,见证村庄成功脱贫

从此之后,陈前恒每年都会去红岘村调研,目前已经去了不下30次。陈前恒说,每次出差做调查,他都喜欢用眼睛去丈量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从北京到红岘村有三条路线可以走,他每条都走过。他发现,十五年过去了,村子的变化越来越大。村庄中的土坯房越来越少,砖瓦房越来越多,甚至偶尔能看见楼房。墙上的标语变化也很大,2005年的标语内容多与计划生育政策相关,而近几年来的标语都是跟经济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相关。

村子最大的变化和发展就是吃水和道路的问题得到了解决。2010年,当地水务局主导的自来水项目让管道连通了各家各户。由于水压不稳定,供水时长受到了限制,但总算让村民喝上了安全的饮用水。2018年,当地政府对自来水项目进行了扩建,水压问题彻底解决。2014年和2016年,政府部门投资504万元,对红岘村的道路进行了硬化。这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也降低了村民建房、卖药材时的运输成本。同时,村里的供电问题和网络问题也逐步解决。2010年和2013年,电力公司先后对村内电网升级改造,使电压稳定在220伏。2016年,2G、3G和4G信号覆盖全村,宽带接入村里,使得当年只有三部电话的村庄与外部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多,上网也变得很方便,现在很多村里的农民也通过互联网做起了买卖。

2020年1月,陈前恒到红岘村访问

每次来红岘村调研,陈前恒都会和村民们一起坐下来交谈,十多年来村子发生的巨大变化让他倍感欣慰。2017年,陈前恒和其研究团队撰写的《红村中的中国贫困削减叙事:2004-2017》调查报告,获国务院参事室举办的首届“费孝通田野调查奖”一等奖。该调查报告使红岘村引起了国内媒体关注,当地多家媒体给予了报道。2018年12月1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也报道了相关内容。2019年,红岘村作为十个村改革攻坚样本之一入选《新京报》乡村频道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宣传部推出的专题报道《丰收之路》。

陈前恒认为,“修路和通水对于红岘影响深远,它打开了红岘因为交通不便和缺水身陷贫困,又因为身处贫困,而无法改善基础设施环境”的死循环。最初无水可喝,只能以降雨作为水源和无电可用,在夜晚用回煤油灯的村庄,在政府为主导的扶贫政策下进行了漫长的转变。就这个意义而言,红岘村所发生的变化,就是在扶贫政策下的中国12.8万个贫困村庄正在经历、体验的一切,也是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中国减贫,尤其是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个缩影。

2011年,陈前恒在湖南省龙山县进行彩票项目评估

在陈前恒看来,红岘村得以发生巨变的原因有四个。一是中国农村特有的土地制度比较好地解决了农民食品保障和住房保障问题。“集体所有、农户承包”的农村土地制度为实现农村居民“吃的饱”的目标做出了巨大贡献;拥有社区成员权资格,一个农户就可以获得一块拥有永久使用权的宅基地的政策为实现农村居民 “居者有其屋”做出了贡献。二是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农民脱贫提供了根本动力。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大背景下,贫困地区农村居民通过外出务工得以分享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成果。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长,与此同时,外出务工收入在农民收入来源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三是中国特有的扶贫制度加速了农民脱贫。政府主导的扶贫开发模式具有有效动员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扶贫攻坚的优势,体现了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四是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助推了农民脱贫。一方面,这些政策提升了土地产出能力;另一方面,为农民带来了一笔稳定收入。

这些年不仅是数次跟踪调研红岘村,陈前恒还积极致力于从事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扶贫项目。近10年来,他带领团队多次赴我国各省实地评价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实施情况。在那些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在红军与敌人艰苦的斗争中,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孕育了革命精神,如今这种精神仍激励着后人奋发图强、苦干实干,为不断开创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陈前恒一直关注着革命老区的扶贫工作,他带领团队成员通过听取汇报、开展农户调研、与村、乡、县、省有关负责人交谈、查阅项目采购及资金拨付等方式收集资料,评价彩票公益金扶贫项目的进展、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彩票公益金扶贫项目更好地惠及革命老区群众做出了贡献。

拓展研究方向,视角从农村走向城市

2020年1月初陈前恒再次走访红岘村,那时候新冠疫情还没有在全国蔓延。在1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的朋友在网上看到一则来自贵州省总工会的“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机构采购”的招标公告,并电话询问他是否兴趣参与这个项目的投标工作,这次通话开启了陈前恒研究视角的新方向。

在最初的时候,陈前恒感到有些犹豫。城镇脱困与农村脱贫工作还是有所差别的,自己长期从事的是农村贫困削减的研究,对农村的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居民心理等都尤为了解,但城镇职工的解困脱困工作对他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视角。他一开始想拒绝,但朋友的那句“或许从事这个项目是你开展贫困研究的新起点”,让陈前恒对自己未来的研究视角有了更多的思考。

陈前恒说,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完成和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将快速推进,城乡分割的贫困削减体系不可能长期存在,城乡一体化的减贫体系终将实现。在此背景下如果自己还只关注农村贫困削减问题的研究,终将落后于国家发展的需要。为了做到全面与时俱进,真正把自己的知识落实到实践中,陈前恒联系中国农业大学相关专家组成员一起开始紧锣密鼓地展开投标工作。

这段期间,国内疫情有了爆发的趋势,武汉已经全面封城,全国各地也开始采取严密的疫情防控措施。陈前恒和住在农村的学生们取得了联系,了解到疫情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带来的影响,并积极联系学校相关部门和媒体建言献策帮助农民解忧。最让陈前恒担心的还是红岘村的村民,15年来的30余次造访,让他与很多村民成了朋友,甚至在心里感觉就像亲戚一样,于是他拨通了电话向他们询问当地疫情情况以及对生产生活造成的困难。

2020年1月,陈前恒到红岘村访问

疫情扩散是否会影响春耕?这是红岘村村民们最担心的问题。因为梯田耕作是红岘村,乃至整个渭源农民的主要收益来源。每年4月上旬,村民们会陆续开始种植党参、当归、黄芪等中药材,需要到甘肃省岷县、宕昌县等地购买苗子,他们担心疫情封路会导致无法顺利买到。幸运的是,4月当地疫情好转交通也通畅了,农民们顺利买到了种苗、化肥等农业生产物资,都纷纷投入到春耕工作中。他们这一年的生活来源有了盼头,但外出务工的村民受到了影响。随着全国复工复产,村民们的生活基本走上了正轨。

2020年5月,陈前恒在贵州省思南县第三方评估座谈会上

这时候,陈前恒的团队收到了项目中标的通知,大家又开始为落实好实地评估调研工作紧张地准备起来。5月初,陈前恒作为评估组总组长,带领中国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分9个组赴贵州开始了评估工作。要在大约40天的时间里,评估完贵州所有98个评估单元(88个县、县级市、区、特区单元,9个地市州单元,1个省级单元)近10000个城镇困难职工家庭,行程还是非常密集而紧凑的。他们必须马不停蹄地完成一个地方又要赶到另一个地方进行评估。

在陈前恒看来,统筹评估也是一门学问。他们的这次评估主要是通过召开工作座谈会、资料档案检查和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获取资料。他总是给队员强调在与当地居民的调查和交谈中不能只是泛泛而谈,要学会观察环境,同时针对有些情况和问题还要和他们进行深入的交流。每一小组10个成员要承担多项工作,有时候填写一份调查问卷或访谈甚至要花很长时间,组员们都耐心细心地给居民们讲解和倾听,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情况,从而提升评估工作的准确性。

尽管在评估过程中,有时小组成员会针对一些问题进行反复核实确认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些都是为了更好、更准确地完成评估工作,也是对当地政府和居民负责。陈前恒在采访中表示,希望自己所做的事情能够为国家脱贫攻坚工作贡献微薄的力量。截至交稿前,陈前恒与他的团队仍在开展评估工作。

(注:相关资料来自教师采访、新京报及新闻报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