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云
【智库答问】
本期嘉宾
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讲席教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李小云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陆汉文
1.消除“顽固性贫困”意义深远
光明智库: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深度贫困的“三区三州”地区总体特点是什么,当前脱贫进展如何?
李小云:总体看来,“三区三州”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欠缺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教育资源、医疗卫生条件差,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历史上,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远离工业文明,不少民族属于直过民族。
随着全国脱贫攻坚的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也迎来了脱贫曙光。目前,全国已有97%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这是决胜脱贫攻坚最重要的基础。其中,住房保障、教育保障和医疗保障发挥了巨大的兜底作用。当下的难点是稳固脱贫攻坚成果,尤其是防止返贫。我们一方面需要强化兜底扶贫政策的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创造增加收入的稳定条件。
陆汉文:深度贫困地区致贫原因复杂多样。一是自然环境恶劣,多为山区或高寒地区,生态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条件差。二是位置偏僻,远离区域经济中心,交通困难,商贸物流落后,市场接入严重不足,特定资源优势无法转变成产业优势。三是社会文化封闭,居民受教育程度低,少数民族人口多,社区发育不足,脱贫发展的内生动力严重不足。四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落后,与具有明显封闭性的社区及文化形成相互制约关系。
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进展顺利。贫困人口“两不愁”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整体上得到解决。“三区三州”贫困发生率下降至2%,西藏及涉藏工作重点省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当前需特别关注的难点:一是南疆四地州、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等地剩余脱贫任务依然艰巨;二是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和增强内生发展能力的实践探索仍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极度贫困人口在搬迁脱贫、兜底脱贫基础上实现社会融入、摆脱“贫困陷阱”仍面临较大困难。
2.“内生动力”与“外部支持”有机对接
光明智库:怎样通过外部支持与内部驱动的有效统一,使“三区三州”实现根本性脱贫?
陆汉文:关键是要抓住问题症结,精准施策、综合施策。融入现代社会及市场经济的能力不足、程度不够,是“三区三州”贫困落后的症结所在,也是把外部支持与内部驱动统一起来的切入点。首先,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现代化的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不仅可以改善物质条件,还能传递科学知识和现代意识、市场观念,是实现内部驱动的物质基础。其次,要加强学校教育,帮助青少年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习得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融入日益一体化的国内市场和社会。对于少数民族聚集区,可以在普遍提供15年(学前三年至高中阶段教育)免费教育基础上,探索提供3~4年免费大学教育。这是通过教育帮扶提升其脱贫内驱力的有效途径。再次,要提升贫困社区统筹发展能力。依托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引领作用,发挥村两委和村集体、合作社、龙头企业的组织功能,将缺乏内生动力和发展思路的农户组织起来,以集体化生产经营活动提高收入水平,通过有组织的社会文化活动培育现代价值观和生活习惯,进而实现以组织化为载体的内驱发展,潜移默化培养农户的内生发展能力。
李小云:帮助“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根本性脱贫,需要长期战略。首先,应确保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基本目标。云南怒江州贫困群体住房问题、四川凉山州贫困群体教育问题,以及安全饮水、乡村道路建设等都是亟待补齐的突出短板。同时,应关注“三区三州”内在文化与现代主流文化的有机衔接。通过保护当地文化的多样性、当地社会习俗的特色性,逐渐推动其传统型文化与现代发展型文化相互结合。对此,不能依靠简单的外部干预,而要在当地社会文化体系中挖掘、培育属于这些群体自身价值的发展型文化要素,使之与现代发展型文化要素充分对接。
3.构建生态与经济良性互动格局
光明智库:大部分深度贫困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陆汉文:根本出路在于以政府支持引导为支撑,构建深度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格局。
制度层面,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除了通过公共财政为具有较好生态效益的农牧业发展模式提供补贴外,政府还应支持建立基于市场的环境服务交易机制,支持深度贫困地区通过植树造林或种草,形成森林碳汇、草原碳汇,并在碳交易市场中转变成经济收益。
行为层面,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应重点发展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产业。一是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满足高端市场需求,形成生态服务溢价。二是生态旅游业,通过提供清洁空气和生态景观,满足旅游市场生态消费需求,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三是手工艺品、文化创意产品等低碳产品,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变成具有较高市场价值的低碳产业。
李小云:深度贫困地区普遍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但多具有发展特色产业,尤其是乡村旅游的条件。以农户为主体的乡村旅游业兴起,特色农产品广受市场青睐,成为当地优势所在。比如,云南省勐腊县深度贫困的瑶族村寨通过发展高端休闲和自然教育类新型产业成功脱贫,乡村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4.注重脱贫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光明智库:目前,决战脱贫攻坚时间紧迫。除了上述建议,您认为“三区三州”脱贫的关键举措还有哪些?
李小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方案不同于其他地区,主要体现在产业开发、补齐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短板等方面。这些地区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基本生存问题的同时,应积极推动特色产业开发,吸引贫困群体就业。这些地区劳动力不易流动,大多数村庄从社会经济角度讲相对完整,因此,通过发展产业吸纳就业,是短期内解决收入问题的重要途径。从长远角度看,应注重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当地农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的质量,完善公共医疗服务。
陆汉文:“三区三州”地区的贫困由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等多维度因素交织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凝心聚力、精耕细作。
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要坚持各级书记抓扶贫,以脱贫攻坚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把基层党建摆在脱贫攻坚重要位置,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离不开外力帮扶。要继续强化援疆、援藏政策,进一步完善东部地区对口帮扶四川凉山、云南怒江、甘肃临夏等地区的扶贫协作制度,通过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不断改善“三区三州”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
离不开市场机制作用和基层社区能动性。要引导支持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生产经营大户紧密嵌入市场,引导普通农户养成市场意识,让竞争机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离不开脱贫攻坚责任制的贯彻。要明确“三区三州”各级党委政府脱贫攻坚责任和各帮扶主体责任,通过考核评估、督查巡查、挂牌督战等措施确保各项责任落到实处。
要特别注重脱贫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在今后3至5年间,要按照“扶上马、送一程”的思路,进一步做实“三区三州”精准扶贫和稳定脱贫各项工作,建立健全返贫致贫监测预警机制和应急干预体系,不断巩固脱贫成果,探索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
(本版头像均为郭红松绘)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李晓、张勇、尚杰、王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