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下乡头 村民尝甜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团助力昆明乡村振兴侧记

中农大专家团部分专家在麦地冲村考察。 宜良县乡村振兴办供图

  集众智为笔,纳山村为墨,汇田畴为布,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团队(下称中农大专家团)与春城各族人民群众正共同描绘着昆明乡村振兴新图景——昆明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下称昆明乡村振兴实验区)。

  一年多以来,中农大专家团不远千里,每每从京赴昆,进村入户,绘蓝图、订计划、推项目,短期内昆明乡村振兴实验区就初具雏形,并在闲置资产盘活、新农人培育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让村民实实在在地尝到了甜头,开创了农林高等教育与地方融合发展的新天地、新格局。

  开启乡村振兴新模式

  “没想到,这闲置的老房子还能租得4万块钱!”宜良县九乡彝族回族乡九乡社区麦地冲村村民徐发礼说。2019年8月,中农大与昆明市政府签署昆明乡村振兴实验区合作共建框架协议,随即中农大组建了以李小云教授为首的30多名专家教授工作团,分别对接6个实验村(实验区由6个实验村组成),包括前述的麦地冲村,为昆明乡村振兴集众智、汇众力,形成一个有活力、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组合,开启了乡村振兴“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新模式。

  麦地冲村是一个有50户170多人的偏远小山村,距离宜良县城40公里,世代以种植为主,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去年以来,麦地冲村被列为实验村之后,中农大专家团围绕八大实验内容,结合当地实际,定位以“归园田居·七彩梦乡”为主题,建设集创意农业、休旅融合为一体的样板村。历经一年多的建设,麦地冲村通过种植彩色水稻、向日葵、万寿菊、油菜花等田园景观,成功打造出“鹊桥相会归园田”“孔雀飞舞恋梦乡”等一幅幅美妙的乡村图画,成了乡村旅游网红打卡点。同时,中农大专家团在盘活该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使用权等方面也进行了有效探索,使闲置农房得到流转,让徐发礼等村民实实在在地尝到了流转资金的甜头。

  更重要的是,麦地冲村的不断发展,还吸引了不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返村创业。据麦地冲村村民小组长寇存林介绍,从年初至今,已吸引近30名外出务工人员返村创业,并成立麦地彩居公司,让麦地冲村既提升了“颜值”,更创造了价值。

  打造“三可”示范标杆

  麦地冲村是昆明乡村振兴实验区的一个“缩影”。一年多来,中农大专家团先后赴昆明推进项目近30批次,为实验村建设提供宣传推广、项目推进、培训等服务。其中,中农大校长孙其信就三赴昆明指导、敦促实验区各项工作;副校长龚元石两次到昆参与工作;中农大学校社会服务处、研究生院、国际处等职能处室也从各方面支持实验区建设;部分研究生驻村甚至达3个月。

  “中农大专家团是我见过的最务实、最有效率、最能干事的一个团队。”富民县永定街道办事处南营村委会主任徐建昌说,“今年初,中农大专家教授及师生在我们村开展基层调研,天天早出晚归,比我们村民还了解整个村子。全心全意、尽善尽美地为我们石桥村(实验村之一)做发展规划,不拿一分钱。你说,这能不让我们感动?”

  事实上,除石桥村外,中农大专家团还为其他实验村也规划设计了村庄发展蓝图及定位,其中,将呈贡区万溪冲村打造为“万溪有礼·梨园小镇”、晋宁福安村“古滇新韵·福安古村”、安宁雁塔村“花巷之村·浪漫雁塔”、石林县雨美堵村“云上人家·秘境彝青”等主题特色村,为实验村制定“施工图”,画出“新路径”,打造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三可”乡村振兴示范标杆。

  在安宁市雁塔村村民看来,中农大专家团不仅能搞建设、推项目,还是名副其实的“带货王”。今年雁塔红梨节期间,中农大专家团组织了以教授、村小组长、网红达人为主“红梨直播带货”活动,通过腾讯、抖音、快手等平台为雁塔村红梨树品牌,仅腾讯平台在直播当天就吸引了7万多人“围观”,打响了雁塔红梨品牌,带动单量远超预期。中农大专家团成员唐丽霞教授坦言,品牌塑造也是乡村振兴工作重要一环。从实验区工作启动以来,中农大就协助6个村设立了微信公众号,不定期发布村庄建设进展以及主要活动等,提升6个实验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中农大驻村研究生实践团队还积极为实验村设计个性化logo,从点滴提升实验村的品牌效应。

  走出教室 走进山村

  昆明市农业农村局一名干部认为,中农大专家团很纯洁、很务实,对全市乡村振兴工作的影响非常深远。一年多来,双方不仅在产业、文化、环境、人才等领域不断推进实验区建设,还协助昆明在体制机制、政策集成等方面开展实践、探索。目前,昆明已起草了《昆明市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试点工作方案》《昆明市乡村振兴生态资源价值实现“三级市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等制度文件。同时,在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乡村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统计显示,6个实验村已收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13410平方米,下一步将用作民宿改造和村内公共服务设施建设;6个村均成立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专业合作社,雁塔村设立了“雁塔公益事业奖”,对无偿贡献、热心公益的村民,在折股量化中以“贡献股”方式给予激励;6个实验村结合实际完善了村规民约,制定了实验村项目奖补资金管理办法、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办法等一批制度。

  正如中农大校长孙其信所言,昆明乡村振兴实验区的设立,在我国社会发展模式研究上,是一个创举,没有先例。选取昆明市作为全市市域的乡村振兴实验示范区,探讨乡村振兴不同模式的研究是非常合适的。

  合适的背后是,中农大正积极走下“黑板”、走出教室,走进山村、走进山水林田湖草,主动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致力乡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首席记者 廖兴阳 报道

《昆明日报》2020年9月14日7版